<td id="chjkc"><wbr id="chjkc"></wbr></td>

    <wbr id="chjkc"></wbr>

    <tr id="chjkc"><legend id="chjkc"></legend></tr>

    首頁 >> 獨家專訪

    科技創新路在何方?
    時間:2020-08-05| 編輯:陳曦|【

      采訪嘉賓:

      沈 彬 鋼協會長、沙鋼集團黨委書記

      于 勇 世界鋼協主席,鋼協副會長,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侯 軍 鋼協副會長,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陳繼壯 鋼協副會長,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利劍 鋼協副會長,安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張志祥 鋼協副會長,建龍集團董事長

      李新創 鋼協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

      黃一新 南鋼黨委書記、董事長

      楊海峰 陜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夏文勇 新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世平 中國寶武集團廣東韶關鋼鐵有限公司(下稱韶鋼)黨委書記、董事長

      盧顯忠 大峘集團名譽董事長

      朱軍紅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文章 上海鋼之家網站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中國冶金報 中國鋼鐵新聞網

      記者 樊三彩 何惠平 實習記者 趙萍 賈林海


      7月31日,鋼協六屆二次理事(擴大)會議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召開。會議提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的重要時間節點上,要繼續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不動搖,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為深入探索鋼鐵企業科技創新之路,理事會期間,《中國冶金報》記者場內場外連線鋼鐵行業及相關上下游行業部分企業家、專家,請其圍繞鋼鐵行業科技創新話題分享經驗、獻計獻策。

     

      1.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貴企業/我國科技創新總體情況(包括經費投入、專利授權、科研項目、科研人員隊伍建設等)。

      于勇:2015年~2019年,河鋼集團技術開發費用支出累計近200億元,占銷售收入比例由0.89%增長至1.50%;5年內新增專利申請6292件,新增授權專利3229件;與中科院、東北大學、昆士蘭大學等國內外高端科研機構和國際一流企業合作共建了28個協同創新平臺,主持和參與了17項“十三五”國家重大專項研究任務,科技創新實力居行業前列。

      侯軍:山鋼集團高度重視科研投入。2016年以來,山鋼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增長,增幅在20%以上,每年新立研發項目500多項。2019年,山鋼研發投入為35.01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1.85%;研發費用為24.0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1.27%,兩項費用同比分別增長30%、70%以上。

      近年來,山鋼積極參與“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等國家重點專項項目,承擔山東省重大創新工程項目,目前在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專項有9項;累計獲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10余項。

      楊海峰:陜鋼集團將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陜鋼擁有一個新產品研發、銷售及產業鏈發展專業化平臺公司——陜鋼集團產業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兩個省級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鋼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陜鋼集團技術中心,現有工程技術人才1529人。2019年,陜鋼累計開展科研項目58項、技術進步項目196項、新產品研發項目14項,“四新”(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項目48項,累計創效2億元以上。

      李世平:目前,韶鋼有公司級創新工作室23個,二級單元級基層藍領創新工作室33個。韶鋼2019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達130件,2020年上半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達97件。2019年,韶鋼職工創新成果申報專利達260件,獲得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首次破百;10項創新專利成果參加第23屆全國發明展,斬獲金獎1項、銀獎5項、銅獎3項,獲獎比率高達90%。

      韶鋼還著力培養造就一批技術專家、技術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旨在建設一支“一業特專、全面視野”的鋼鐵全流程工程師核心人才隊伍,現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1866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217人;高級職稱307人,中級職稱789人;評聘了27位首席工程師。

      李新創:一是技術創新碩果累累,但基礎性、前沿性研究仍顯不足。2015年~2019年,鋼鐵行業共取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20余項,其中一等獎2項;近5年來,共有389項成果獲得冶金科學技術獎,其中特等獎6項。但是也要看到,在基礎性、前沿性研究方面,我國仍顯滯后。

      二是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增強,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率達到2.36%(在41個工業行業中居第3位),R&D項目數為9805項,R&D人員數量為7.86萬人,但與計算機、通信行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三是科技創新實現突破,但部分核心技術仍缺失,生產裝備整體設計能力仍顯不足。比如,在自動化硬件系統、高性能控制系統等方面,西門子、ABB、三菱等國外公司仍處于壟斷地位。

     

      2.請您分享一下貴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具有行業借鑒意義的舉措和經驗?

      沈彬:在沙鋼,有很多項目都設有科技創新激勵機制,能夠做出成果、形成專利的一線員工可獲得一定獎勵。我們正是通過這樣的正向激勵機制鼓勵科技創新,推動相關指標穩步提升。

      侯軍:一是加大科研投入。山鋼每年新立研發項目500多項,通過這些項目的高效開展,將科研投入快速轉化為科學技術,促進產業升級。二是加快平臺建設。目前,山鋼通過省級及以上認定的科技創新平臺有23個、高新技術企業1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家。三是加強科研隊伍建設。近年來,山鋼以百萬元年薪招聘山鋼研究院副院長,與國內外多名院士簽訂合作協議,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和博士畢業生40余人,招收各類高校畢業生2000余人,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加強協同創新。山鋼以院士工作站為平臺,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王國棟團隊,形成以院士團隊項目為載體的新型合作模式;以領域型合作為指引,與中國鋼研科技集團確定六大重點合作領域;等等。五是實施重大專項攻關。目前山鋼在研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專項有9項。

      陳繼壯:本鋼主要通過以下3種手段,加快企業科技創新步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一是完善創新體系。本鋼著眼于未來上下游行業發展趨勢,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實驗室、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產品研究院等研發平臺,著力構建“產學研用”產業鏈式科技創新平臺,著力實現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向上下游產業的及時轉化。同時,本鋼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校和下游用戶合作,實現合作形式的長效化和實體化。

      二是專注品種研發。本鋼著力開發市場緊缺、潛力大的品種鋼,以效益好、競爭力強的關鍵品種為推進點,實施專業化系統研發和生產。同時,本鋼加快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推動產品升級換代,在產品“質”和“量”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注重人才培養。本鋼樹立“外抓引進、內抓培養、重在使用、強化激勵”的工作方針,著重培養和打造多元化、國際化、高層次、復合型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楊海峰:科技創新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關鍵舉措。陜鋼集團堅持“五創新、五聚集”創新理念(推進服務創新、實現需求聚集,推進機制創新、實現人才聚集,推進產品創新、實現標準聚集,推進政策創新、實現要素聚集,推進環境創新、實現產業聚集),推動科技創新、結構調整和提升產業鏈價值,著力構建陜鋼“千萬噸鋼、千億元產值”產業集群,重點打造“三大基地”,即漢中鋼材制品產業集群,韓城煤焦電鋼化產業生態圈,西安鋼材倉儲物流、加工配送和供應鏈金融基地。

      李世平:注重研發機構建設。韶鋼技術創新體系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為韶鋼技術中心,第二層為韶鋼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第三層為各管理部門和各生產單元技術部門,同時建立了以技術創新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為核心的技術創新決策和咨詢機制。

      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韶鋼先后與東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使科研課題社會化。

      校企合作實施科技計劃。近幾年,韶鋼和華南理工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承擔省級科技計劃5項。其中,有2項被列入2018年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

     

      3.您認為鋼企未來應如何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創新水平?

      沈彬:以我的理解,站在企業角度,科技創新最終還是要體現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上,最直觀的就是有沒有產生效益,或者說能不能降本增效,實現企業一些核心指標的提升。

      就一線來講,企業科技創新不是純理論的,必須接地氣,要通過實踐把一些項目具體化,解決實際問題,并最終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很多小改小革的成果,可能只需要一些小投入,就能使整個現場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整個行業來說,這樣的科技創新也是至關重要的。

      于勇:在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只有技術才能真正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

      要搭建開放包容平臺。創新平臺的搭建是科技工作推陳出新的關鍵所在。鋼企要持續加大對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完善與高端用戶、科研機構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好現有研發平臺作用,同時要著眼未來,實現技術上的戰略引領。

      要建立協同創新機制。在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自主創新同樣仰賴于靈活的市場機制和開放的競爭環境,只有通過內外部資源的多元配置并不斷融合,才能實現協同創新,共享共贏。

      要尋求關鍵技術突破。核心關鍵技術領域的每一點研發突破,從來都不是畢其功于一役的事情。今天,我們尤其要耐得住寂寞,跳出低端比拼,邁向高端循環,在新一輪產業價值鏈分工中獲取先機。

      侯軍:要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大力營造激勵創新的科研環境。要完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力度,拓寬優秀人才成長通道,建立高端人才培養機制和以創新質量、創新貢獻、創新效率為導向的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

      要激發全員創新力量。積極打造“敢為人先、爭創一流、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深入開展創新教育,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強化全員平凡創新制度建設、平臺建設,加大創新成果激勵力度,使創新成為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

      楊海峰:未來,陜鋼還要在融合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上下功夫,持續優化技術研發平臺,充分發揮鋼鐵主業與創新平臺之間的協同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應用水平,形成競爭新優勢。

      夏文勇: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做到這12個字是關鍵:轉觀念,育人才,搭平臺,強激勵。

      第一要轉觀念。越是傳統制造業,越要敢想敢干,敢于突破傳統思維。

      第二要育人才。新鋼在育人才方面,主要依靠3種手段:一是自己培養。主要采取強化職工培訓、科研項目帶動、派出去對標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等多種手段。二是對外招聘。在校園招聘工作中,加大兩化融合等相關緊缺專業大學生招聘力度。三是柔性引進。綜合利用好新鋼現有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江西省船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階梯式培養內部核心科研人員。

      第三要搭平臺。在最近兩年推進的新鋼技術中心改革中,我們大刀闊斧地對技術中心現有機構進行全面優化調整,以“75后”“80后”“90后”等年輕一代為主要技術帶頭人,組建卷板研究所、電工鋼研究所等多個科研團隊,一批年輕科技人才逐步挑起大梁。同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好現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

      第四要強激勵。要從薪酬設計、績效管理與考核入手,加強科研人員分配、榮譽機制等方面的激勵機制創新,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調動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李世平:鋼企應注重人才梯隊培養,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進,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推動科技創新要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方向,服務于企業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在企業的地位,將優質資源配置到科技創新體系;加強綠色、低碳冶金類技術研究,全面推進精品化戰略,以極致的高科技,創造極致的高效益。

      李新創:未來,鋼鐵企業科技創新應著重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是不斷完善研發體系。研發體系建設由注重研發環節向創新鏈條一體化設計和實施轉變,圍繞創新鏈部署任務鏈、資金鏈及人才鏈,提高研發效率及成果轉化率,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平臺。

      二是扎實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將科技創新提升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以大數據、智能制造等新技術推動鋼鐵企業兩化融合水平提升,補齊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自動化硬件系統等在引進、消化、再創新方面的短板;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充分利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支撐項目,強化協同創新,提高基礎前沿技術的供給水平。

      三是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機制。積極拓展創新投入的社會化渠道,搭建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臺,探索建立創新風險基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鋼鐵行業創新發展。

      四是通過收益制度改革激發人才活力。以國家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為契機,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從根本上解決體制內職務科技成果的產權界定不清晰的問題,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參與到鋼鐵行業科技創新活動中。

      五是完善知識運營體系。鋼企應加強知識產權策劃,通過生產、研發與銷售各環節的一體聯動開展全過程的知識產權預警、布局及維權,將知識產權的運營管理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六是充分發揮標準的引領作用。鋼企應逐步構建以技術標準為主體,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配套的企業標準體系;注重團體標準制定,充分發揮團體標準市場需求響應快、工作機制靈活、技術指標先進等優點,以標準助力鋼企形成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

    ,欲乱好爽舒服,中文字幕熟女人妻一区二区,yw193.can尤物网站,男女配种超爽免费视频,男女性高爱潮是免费国产,人与人性恔配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