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張志強查看病人病情 包鋼供圖
本報實習記者 于泓澤 通訊員 許貞 王文娟
當新冠肺炎疫情告急之際,包鋼三醫院呼吸科主任助理張志強立即主動請戰,成為包鋼三醫院報名的150余名抗擊疫情志愿者之一。當內蒙古自治區決定派出支援湖北醫療隊之后,張志強亦一馬當先,成為包鋼三醫院湖北醫療隊七人團隊的領隊。
在疫情較重的湖北省鐘祥市,張志強憑著扎實過硬的技術,與時間賽跑。看到患者好轉、出院是他最快樂的事。奮戰了近50天,3月20日,張志強和隊友們凱旋。
回到了家鄉,張志強感慨良多。他在抗疫體會中寫道:“作為一名呼吸及危重癥科的資深醫生,我的內心無法平靜。我的使命是治病救人,我恪守‘召必回、戰必勝’,在第一時間向我院遞交了抗疫請戰書,志愿不計報酬,逆行而上。”
張志強如今還清晰記得,1月28日,天還沒亮,他就告別家人到醫院報到,成為內蒙古首批赴鄂醫療隊中的一員向湖北出發。1月30日,首批內蒙古援鄂醫療隊到達湖北荊門,他和隊友們顧不上休息就開始培訓。因為大家知道,時間就是生命。2月1日,他和隊友們來到鐘祥市同仁醫院,開始正式上崗,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
剛開始,每天病人都很多,醫院日均要啟用兩個病區來收治不斷確診的患者,工作量可想而知。經過這場疫情,大家對醫護人員的防護服想必已經不再陌生,就像大家了解到的那樣:開始時醫療物資相對緊缺,為了節省醫療物資,也為了有更多時間服務患者,累了乏了就席地而臥,經常坐著就睡著了……這些都是張志強和隊友們的親身經歷。功夫不負有心人,努力終究有回報,全民防控意識高,入院患者日漸減少,抗疫工作也迎來了階段性勝利。